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内资讯
新闻资讯News and information

新书上架|《学化学来破案》第二辑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2024年12月26日

新书上架



谁家孩子还不喜欢化学课?那是因为他没看过这套书。自从第一季《学化学来破案》上市之后,据说看过书的孩子都盼着上化学课,喜欢理科的比例上升了99%。

《学化学来破案》第二辑

陈伟民 著

台湾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任教30年化学老师历时10年写作,多次荣获台湾老字号金招牌特别奖。29个侦探故事,29堂生动化学课,100+化学、物理、生物知识点,活学活用来破案


 科学家也是大侦探 

谁小时候不想当科学家呢?谁小时候不想成为福尔摩斯呢?其实科学家就是侦探。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怎么可能会追踪溯源,一步步推理演绎出案发过程,破解侦探难题呢?



你如果想当科学家,还想当侦探,而又觉得理科太难,好吧,这套书就是为你准备的!



这本书的女主角是高一女生明雪,作者陈伟民老师当时是这样说的,因为很多女生都对理科有畏难情绪,但是在他30年的教学生涯,也有很多优秀的女生很擅长学习化学,所以他就以女生为主角。而又因为很多化学知识必须得高中的化学课才能讲到,所以明雪就设定为高一。



明雪

高中女生,喜欢科学,是学校化学社团的社长。经常运用科学知识协助警方办案,希望将来长大后能成为法医或鉴识专家。


明安

小学生,喜欢打棒球,爱吃鬼。观察力强,认识各种品牌的汽车,经常利用敏锐的观察力给警方提供破案线索。

《学化学来破案》主角姐弟


但同时为了不让化学知识看起来那么艰深难懂,又设计了另一个主角,明雪的弟弟明安,上小学五年级,所以从小学生明安的角度来理解化学课,就简单容易多了。


此外,明雪和明安的爸爸又是化学老师,其朋友还有刑侦队长李雄和警方的鉴识专家张倩,这样,难懂的化学知识就由爸爸来解答,侦破方面的知识还有李雄和张倩的帮忙,所以整个故事读起来就身临其境,如在侦探现场一样。


《学化学来破案》的主要出场人物



主角团全员智商在线

全方位侦破烧脑谜题


当然,除了化学知识,书中也会有生物知识,这时候爸爸的同事,已退休的生物老师秦伯伯也成了他们破案的“智囊团”。


举个例子,书中有一个案件叫“昆虫断案”。


明雪一家人请爸爸的老同事,教生物的秦老师吃饭。在席间,明安吃到一块鲭鱼,大呼“好咸”。妈妈解释道,因为这种鱼容易腐烂,还有腥味,所以当地人都用食盐腌制。


明安就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为什么容易腐烂的食物就用食盐腌渍?”明雪就解释道:“食物会腐坏,是细菌造成的。如果在食物上撒上许多食盐,一旦细菌落在食物上,细菌细胞内的水就会被吸出来,跑到食盐上,细菌因为脱水就无法生存了。所以盐渍的食物也就可以长期保存了。”


这是生活实践和理念知识的在故事中的初次结合。那么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又如何运用呢?就如《名侦探柯南》或《大侦探福尔摩斯》之类的侦探文学作品一样,主角自带光环,也就是说只要主角出现的地方,就必定有案件发生。于是,接下来,案子登场了。



午饭后,爸爸就提议和秦老师一起去附近的渔港散步,正好看到岸边围着一群人,说有人溺水而亡,已经报案,等警察来。明雪和明安当然不肯错过这么好的侦破机会,就挤到前面,看到躺在地上的落水之人黑色裤子之间有小虫子在爬。于是,明安就拉着秦伯伯去看这是什么虫子。教生物的秦老师就说:


“是蛆,青蝇的幼虫,青蝇又称为大苍蝇。大苍蝇最喜欢有臭味的食物,因为有臭味,通常代表有正在分解的蛋白质,适合它的幼虫生长,所以母的大苍蝇会在发臭的食物上面产卵……”


看到这里,你们会和什么联想到一起吗?对,就是前面的吃饭铺垫环节关联起来了。明安提出了质疑:“这样很怪啊! 刚才妈妈说鲭鱼容易腐坏,所以常用食盐腌渍,姐姐还说食盐会让细菌的细胞脱水,所以可以杀菌。那么,海水也是咸的,蛆在海中根本不可能活啊,死者身上怎么还会出现呢?”



由此,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呢?对,海里肯定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这人肯定不是溺水而亡的,而是被人谋杀扔到海里的。要不,身上的虫子早死了啊!这是他们的第一个疑问。接下来通过虫子还能发现更重要的线索呢,你们能联想到吗?


对,就是落水之人的死亡时间。


所以,明雪问秦老师:“秦伯伯,照你看,从大苍蝇产卵到变成这个阶段的蛆,大约要多长时间?”


当听说秦老师说“从产卵到发育成这个阶段的蛆,要七到十天”时,两人也就判断出了此人的大致死亡时间,由此就能提供给警方有利的线索了。


看明白了?至此,你还会觉得平时学知识无聊吗?无用吗?任何时候学到的知识都可能会成为有用的线索。所以说科学家也是侦探,侦探也得是个科学家才对。没有丰富的知识作积累,凭什么能成为卓越的大侦探呢?


 侦探必备要素:活跃的思维与广阔的知识储备


书中所有案件都是如此,每本书有9到10个案件,三本书共计29个案件,但是里面的化学、生物、物理的知识点却远远不止这些。这些案件不仅仅能教你掌握这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教会你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发挥思维、联想、想象和推理,是各种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就是打破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壁垒,所以分成文综、理综、通识教育等,其实就是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灵活运用知识。


即使你以后不当侦探也没关系,但是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其背后的原理,才不会被眼前的假象所骗,更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和解决,这就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所以,学会知识并不是目的,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才是王道啊!



本书的插画师也值得一提,LONLON,出生于中国澳门,毕业于台北复兴商工,别小看这是一个私立的专科院校,但是历史悠久的美工专业却极其有名,有数量惊人的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


《学化学来破破案》第二辑绘者LONLON


随手一查,这个学校毕业的名人极多,比如艺人萧亚轩和童安格就毕业于这个学校。另外,LONLON还获得过2012和2013年新北动漫征件竞赛首选双冠,很厉害吧。其绘制的漫画《再见信天翁》还获得了2020年度金漫奖。这个奖项可是在台湾知名度颇高,鼎鼎大名的漫画家蔡志忠老先生可是获得过2017年度金漫奖的终身成就奖呢!

感受一下本书的插画,是不是画面感十足?




 超值赠送

助力思考式阅读习惯养成


此外,我们赠送了超值赠品,化学元素周期表和21天阅读打卡表海报,第一,可以让你更快地了解书中提到的很多的化学元素;第二,本书有29个故事,你可以一天读一篇,更深入地思考和阅读,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据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所以当你连续写完21天,可能就再也不怕写读书笔记了呢,哈哈!



最后,愿你跟随着高一化学社团的女生明雪,和她的六年级弟弟明安的脚步,他们将直接把你带到案发现场,展开调查,你将学会如何利用化学、物理、生物知识寻找线索、推理求证,步一步还原出案发过程,这些缜密的逻辑推理将帮助你建构强大的理科思维体系,你会发现,从此以后,竟然喜欢上化学课了。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购买页面



内容来源:张晓萍

排版设计:谭文荟

审阅:杨仙、江泉


在哪里可以找到我们:

欢迎关注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抖音|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图书专营店

小红书|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快手|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微博|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欢迎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上一篇:新书上架 |《学语文来破案》:语文原来这么有趣!下一篇:新书上架|《摄影的规则》:探索光影艺术的灵感宝库

版权所有©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272 京ICP备190253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