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Ⅱ
01 开篇世界观 3
回答这 8 个问题,就是一个完整的摄影观 4
背相机的人,你是哪一类 10
新年有梦想?试试先填好这 5 张清单 13
为何跟大师“对不上点” — 触碰一下“浮躁”这个话题 18
什么叫做好照片 21
02 当头喝一棒 27
懒惰的中国摄影人 28
你拍的能叫“作品”吗?那可不一定 31
一心出“牛片”?可能是个“坑” 36
走出国门,不要丢人 40
“业余”不是你的遮羞布 44
“大师”泛滥,浮华下的“小” 48
入会是好事,别让好事变坏事 53
玩摄影,远离 6 种“垃圾人” 56
03 创作提个醒 61
内容为王(一)摄影作品的选题 62
内容为王(二)摄影作品的破题 67
内容为王(三)摄影作品的切题 71
画面有个人,你就敢叫“人文” 76
“视觉冲击力”是个什么鬼 81
照片的“温度”从哪儿来 85
民俗摄影:挥去迷乱,方得璀璨 89
照片里的“年”,怎么就这么俗 95
撕掉“标签”,俗题也有新滋味 100
还在往“摄影圣地”跑,你是不是傻 105
行摄不白跑,飞哥有门道 108
04 理论轻松聊 113
为什么是纪实摄影 114
风光摄影真的“低级”吗 118
评论家能为你做点啥 124
看不懂的“当代摄影” 130
扯一扯“艺术家迷雾” 135
分类,它是个难题 139
仔细说说摄影和文字的关系 145
互联网来了,摄影人去哪里 151
05 学习有门道 161
聊聊摄影人修炼的“法门” 162
摄影人要读什么书 167
我要学摄影,学校怎么选 172
怎么学“有用”的摄影史 176
名师不靠谱,学习白辛苦 180
看展是个技术活 185
06 比赛面面观 191
大展不是你想爱,想爱就能爱 192
摄影比赛怎么那么“黑” 199
老犯这几个错误, 就别想获奖了 204
我是评委,这样的照片我不怕 208
征稿启事不会看?好吧,我帮你 212
这样的比赛,咱就不参加了 216
07 编辑我做主 221
编好图片不求人(一)做自己的图片编辑所需基本素质 222
编好图片不求人(二)怎么选出“对的”照片 227
编好图片不求人(三)要紧的图片“漏拍”了怎么办 232
编好图片不求人(四)为选出的图片排个序 236
编好图片不求人(五)为图片配上文字的飞翼 240
给作品起个好名字,真的那么难 245
08 读书长学问 251
一地鸡毛理不清——摄影术发明那点儿事 252
那一回,中国摄影界“错过”布列松 256
聊聊摄影界的一桩“公案” 264
假作真时……还是假的——说说“摆拍”那点儿事 272
还记得那个“不喊 123”的老头吗 278
全国影展走过甲子,归来仍是少年 283
越来越“冷”的荷赛 291
09 法律是工具 299
说说看,摄影师为啥赢了 30 万 300
光荣与权利——摄影著作权集体保护的法理分析 305
搞懂肖像权,拍片别给自己惹麻烦 313
弄清“摄影原作”不麻烦 318
10 佳作共与析 323
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由王瑶女士《瞬间的触觉》引发的感与思 324
一个人的相思歌——为大木君《一个人》系列而作 328
说英雄,谁是英雄 332
分析一张天价照片,看看咱能学点啥 338
《照片的“温度”从哪儿来》
不知从何时开始,“温度”这个词成为评价艺术作品十分流行和颇显高端的表述。虽然经常见诸对作品的评论或描述,但是对于一般摄影人来说,照片不是包子、馒头,没有“上屉开锅”这个工序,这个关于“温度”的提法就显得多少有点“玄”。 很多影友心里始终搞不明白,究竟什么是照片的“温度”,这“温度”又从何而来的呢?
“有温度”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说清“温度”这件事, 只需要做个简单分析。 首先, 照片唯一发生作用的方 式在于被观看,所以这个“温度”一定是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的;其次,观看照片的主体是读者,所以感受“温度”的主体也只能是读者;再次,观看作品是一种精神 属性的活动, 所以作品的“温度”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体验。 鉴于“ 温度” 这个词 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认为其是一种心理上“感受到温暖”的体验,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 让读者感动”。由此可知,一件摄影作品要做到“ 有温度,就要“ 让读者 观看后感觉到温暖的心理体验”。那么, 所谓“ 有温度” 的作品, 就是“ 让读者感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