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西西弗书店,同往常一样,挤满了渴望知识的小读者。“你认识好多字呀!”少儿畅销书架周围,几个共同翻阅一本立体科普书的孩子引起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注意,其中一个女孩指着书中内容对大家讲,“这是我们的骨骼、心脏、大脑、肠胃。”在《人体》(未来出版社)一书中,逼真的骨骼结构、会动的复合关节、生动的心跳场景、肺部换气过程,都通过孩子们拉动书中的小“机关”活灵活现起来。
女孩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的科普书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女儿对知识的需求,还让她在不知不觉间认识了很多汉字,两全其美。”这不禁让记者好奇,吸引孩子们的儿童科普图书,究竟有哪些亮眼之处?
脑洞大开 放飞想象力讲故事
儿童科普图书不但普及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大胆想象的习惯和意识。作家、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余闲(柳伟平)在创作之余一直关注科普图书,在他看来,儿童科普书从作品体裁角度可分为故事型和说明型两类,小学低段的孩子愿意看故事型科普,比如“神奇校车”系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借用幻想故事传播知识,像让孩子们坐上神奇校车,进入人体、太空、海洋、蜜蜂巢穴等,令其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更多科学人文知识。国内原创作品《神奇图书馆》的创意方式与之相似,孩子们坐进神书飞船,也能上天入地。余闲创作的“小米多诗词王国漫游记”(辽宁人民出版社)也是把科幻和悬疑的元素融入诗词故事中,用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科学的精神,配上丰富的想象,共同陪伴孩子在求知路上自由驰骋。
记者走进中信书店的儿童区,发现一位陪女儿阅读的父亲,他正在给孩子朗读中文版《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中信出版集团),“孩子喜欢,大人一口气读完也不觉得累,很有教育意义,告诉孩子要热爱自己的身体。”原来,这套书也发挥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每一本做一个假设,如果你有动物的牙齿、头发、耳朵和脚等,你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书中每个对页的左页介绍动物的特点,右页是想象出来的小朋友的器官被取代后的模样,最后话锋一转,告诉孩子们,你并不需要变成它们的样子,在润物无声中使其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特点。
“科普书更重要的是激发、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知识是‘鱼’,而好奇心是‘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孩子通过看书发现世界之大与美,并走出去,主动探索未知。”接力出版社少儿分社少儿百科编辑部主任朱晓颖对此有自己的心得,她介绍,“孤独星球”在全球有800多位专家和专业的旅行家作为撰稿人,保证专业性,“给孩子的旅行书”(接力出版社)是“孤独星球·童书系列”童书品牌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分国家、城市、地球、动物4册,以让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之心为宗旨,向孩子传递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其中,国家与城市两册浓缩了旅行家们几十年来所见的第一手资料,共展示195个国家和86座世界名城的精髓,让孩子在纸上“神游”,透过风景去了解不同文化、历史乃至普通人的生活,体验不一样的远方。“地球”一册以土、气、火、水四大元素为线索,带孩子穿越时空,讲述地球45亿年的演化故事,描绘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全景画卷。动物一册是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动物百科,更多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让孩子发现生物多样性,思考人类该如何和其他地球生命和谐相处。
细分年龄 精准表达开心智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编辑马严认为,“儿童科普读物应该细分年龄段,不同年龄段孩子喜欢的形式不同,内容深浅也不一样。”她编辑的《沉睡已久的化石》针对青少年读者,其中精准生动的语言、萌态有趣的插画,成为化石“苏醒”的点睛之笔。据了解,地大社的地球科普正在尝试人性化、有趣化的新玩法。
“在创作过程中,想象面前有个孩子,边创作边对这个孩子讲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硬知识’变软,在语言上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少儿分社内容主管刘小蕊说道。她编辑的《绘声绘色幼儿启蒙百科》就依据这一理念,符合婴幼儿的认知水平,从视觉、听觉感知和动手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全面立体地构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全套书共4册,每本1个主题,包括动物、音乐、交通、自然,把宝宝日常接触的事物用声音和画面整合,每册书最后还有整体汇总,帮助复习看过的知识。
据刘小蕊介绍,《绘声绘色幼儿启蒙百科》对婴幼儿起到开智的作用,有助于其发展多方面能力。发声书的形式更能吸引注意力、提升专注力;原生态的声源便于熟悉真实的生活情境,快速融入集体;手绘水彩的插画带来清新感受,提升审美力,儿歌节奏的语言培养孩子对汉语韵律的感知,建立亲子朗读的习惯。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接力出版社)是专为8—14岁青少年量身定制的一套经典书系,本书系遴选全球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典著作,邀请各研究领域名家,参照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将其编写为少儿版,佐以手绘插图,帮助初涉人世的青少年搭建扎实的知识框架,从经典的原点出发,迈向广袤的人生。在新作《自然史(少儿彩绘版)》中,苗德岁教授以深厚的研究功底、儿童的视角、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述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生平、全新阐释《自然史》的精华,并将原著中一些在科学上过时的内容予以更新,帮助少年儿童更直观地了解《自然史》。
放大格局 贴近生活普文化
童话家朱奎主张,科普不一定囿于尖端科学普及,我们更需要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记者观察发现,国内儿童科普图书的确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中国农业出版社)选题贴近生活,蕴含劳动智慧,将历史学习与自然教育融合,包含500多个科普知识点、800多幅精美插画,涵盖了植物、地理、水利、历史、节气等不同学科知识点,把传承数千年渐被“遗落”的农耕文明以全新的方式介绍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在拓宽视野、增强探索精神的同时,让少年儿童认识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来自祖先智慧的积累。
中国农业出版社佳虹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全聪介绍,该书运用故事和场景结合的方式,以Q萌版乡野小女孩“丫丫”为主角,从“丫丫”和爷爷奶奶的日常生活,切入到如何收割麦子和水稻、古人是如何通过蚕来织出精美丝绸、沙漠绿洲的秘密是什么等远离现代生活的场景,在了解自然知识的同时,让阅读更有代入感。
科普图书正朝着普及中国传统的优秀文明方面去努力,正如朱奎所说,孩子们兴趣广泛,并非不热爱科学,这需要大人去积极引导。
■表达
呈现做减法,需要创作多加码
□李多
逛书店时,笔者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两本介绍量子物理的科普绘本放置的距离不远,一本用到量子精灵、虚拟墨子、时空转换隧道等词语表述;另一本书中画了两条波浪线,并用一句10个字左右的话讲明白了量子定义。显然,小读者们和家长们更倾向于后者。
需要承认的是,一个科普选题,靠众人合力凝结成书,创作者都在发挥自己的智慧。然而成书后,在读者反馈的好与更好之间,就差几分用心。
此前,我们想当然认为科普童书很好创作,只要找到相关领域专家、极具“孩子缘”的画家,再配以精致的设计,就够了。其实不然,科普,普及大于科学,普及思考问题与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更大于介绍科学知识本身。好的科普书,读后收获的不仅是博学多识,还应该有热爱生活、渴望知识的意识,以及启迪心智、激发创造力的突破。
当前较受欢迎的儿童科普书,有两大特点,一是故事性强,有较强吸引力;一是图片、音频等与读者有很高的互动性。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科普绘本图文并茂、充满趣味、浅显易懂,多接触这类图书,有助于其形成对生活的初步认知,有启蒙教育意义。对有自主阅读能力的儿童,引发探索、思考的科普书,能帮助其形成逻辑思维习惯,习得科学研究方法。因此,打造少儿科普图书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决定展示形式、表达方式以及内文涵盖的信息量。另外,书不怕薄,越在外观和表述上减负,越体现编辑功力。更重要的是,科普阅读不光展示科学现象、解答孩子零散的疑问,还要兼顾系统性地介绍学科体系,为孩子更好地储备知识。
成就科普图书,就像打造“简史”,在呈现方面尝试用减法,这对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具有高深、繁多的物料,简化浓缩一定要下相当大的功夫,同时还应用自己的逻辑和思考重新梳理出来,这需要作者拥有深厚的知识积累、灵活的动态思维,以及自身不断拓展学习的锻炼。
■亮点
愿意推荐“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这套儿童书,是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令人欣喜的闪光处。
一是它有“趣”。我所看到的“趣”,不仅仅是童趣,更是田园情趣。“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些诗句中美妙的田园情趣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几十年行走于田野间,对田园情趣自有不少感悟,能在这几册书中读到,亦感欣喜。
二是它有“识”。这个“识”内容丰富,既有自然之识,又有历史之识。了解自然可以开阔眼界,了解历史可以沉淀心灵。我为这套书题名“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就是希望小读者们可以在感受田园情趣的基础上,在田野这个大课堂里,学到更多的自然知识、历史知识。
三是它有“奇”。“奇”是新奇的意思,讲农耕文明,立意很好,却难以做出新意,中国农业出版社将“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这样一个创意和产品展示给我,精美的图画和趣味的故事让我不禁对这套绘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口气读完。用人物讲故事,用故事讲知识,用知识讲文化,这样以小见大的层次递进,让听起来有点距离感的农耕文明也可以读起来亲切有趣。这便是创意的魅力。
四是它有“度”。“度”有许多种解释,我所看到的是“态度”,关注国之根本的态度。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全面推进,一代又一代的人正远离田野,逐渐淡忘农耕文明的点点滴滴。书中讲到的农具、灌溉工程、桑蚕文明等,恐怕许多大人都未必清楚,遑论儿童。把传承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的点点滴滴介绍给当代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现今生物圈的多姿多彩可以直观地被我们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但是如何去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历程呢?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地球给我们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来重现远古时期的生命故事,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化石。我们知道,地球历史不同阶段的生物带有它赋存的时代、环境等信息,保存为化石,存在于不同的地层中。科学家们是通过化石这一特殊的“文字”与“图画”来解读地层的时代,解读地球的历史,解读地球生命诞生、演变、发展的进程和奥秘。
生命从哪里来?人类又是从哪里来?最早的鱼儿会张嘴吗?最早的植物会开花吗?恐龙喜欢偷蛋吗?它们会自己孵蛋吗?登陆成功后的爬行动物为什么又要重返海洋?难道生命的进化是可逆的?恐龙真的绝种了吗?它们的后代在哪里?远古时期的生物都灭绝了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沉睡已久的化石》说出它们自己的故事以及它们见证的历史吧!
——中国科学院院士 殷鸿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