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就来自其他学科的新编辑而言,首先为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学者”“准学者”配备编辑业务方面的导师,不急于从新人身上获得工作量和码洋;其次为他们保持学术联系创造宽松条件,帮助新人缩短与导师的距离,在制度上方便他们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就出身编辑、出版学科的新人而言,出版社可以根据其业务的学科归属,为每个人量身打造专业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同时继续强化已有的编辑专业素质,让他们“两条腿走路”,尽快成长为学者型编辑。
所谓学者型编辑,即在通晓编辑业务的同时,能够在某一领域独有创建甚至有所著述的复合编辑人才。长期以来,优秀的编辑不乏其人,专家学者亦所在多有,而学者型编辑则较为稀缺,出版行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这是因为,作为文化的“二传手”,编辑面对的是各个学科、诸多门类的精神产品。一般情况下,编辑在编辑业务方面浸淫日久、驾轻就熟,但对书稿内容所属的具体学科缺乏了解,遑论深入的认知。这就造成了编辑更多地是从编校出发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而对作者所属专业的硬伤则“视而不见”,造成知识性错误的漏网,从而为书稿带来了质量隐患,也让错误的理论、模型、观念进入读者的大脑。
学者型编辑养成难两大痛点
近年来,行业内对培养学者型编辑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关工作进展缓慢,学者型编辑的培养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原因。
出版业竞争残酷。各出版社转企后,所有的收入都要从市场上获得。为了生存,不少出版社给编辑下达了较为繁重的生产任务。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编辑们疲于奔命,普遍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笔者认为,学者型编辑的培养需要“两条腿走路”,即编校能力和学术素养并重。然而,在重压之下,编辑们的编校技能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但由于工作量太大,他们无暇接受学术培训或了解学术前沿,这成为学者型编辑养成的一大痛点。
多出书、快出书是眼下很多出版社的生产之道。这样一来,缺乏细致打磨、质量平平的品种快速增长,上市后很快“泯然众人”,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法相应地增益,最终表现为出版社出版效率的低下。这其中固然有出版社用品种数、码洋考核编辑室的原因,但同时也反映了行业内较为浮躁的工作文化和较为窄短的出版视野。长期以来,出版业没有对优秀编辑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编辑除了每年的继续教育培训外,没有什么培训、提高的机会,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都被“文山”占据。看上去,出版社做到了“人尽其才”,实际上却是“竭泽而渔”,并不利于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出版社应该认识到,优秀编辑是出版社生产环节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下大力气培养编辑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可以让出版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创造宽松环境量身打造“学者”
要想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出版社应该扭转“走量”的观念,努力追求出版效率。受到市场认可的品种不但向更多读者输出正能量,还可以帮助出版社快速收回成本,并通过后续的重印赚取高额利润,从而实现双效,这正是优质出版效率的体现。出版社应在物色作者、选题打磨、图书设计、编辑校对、印刷装订等方面多花心思,确保以质取胜,从而走出一味追求品种数和码洋的误区,为编辑“减负”打好基础。二是为学者型编辑的养成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首先要追求出版品质,从而在时间、精力上解放编辑;其次,要结合每个编辑的特点,拟订合理的培养计划,让编辑们得以一边生产一边学习,在生产中寻找提高的方向,通过学习促进生产。
笔者试图从学者编辑化和编辑学者化两个角度出发,寻求学者型编辑养成的具体路径。
学者编辑化。从各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学科背景来看,除了出身于编辑、出版相关专业的编辑外,其他编辑多数来自其他学科,这就为学者型编辑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来自其他专业的编辑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出版社在招聘新编辑时大可有的放矢,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遴选英才,力争广纳“学者”,至少是“准学者”。这样的人才,虽然编辑专业的基础较为薄弱,但在某一两个其他学科上有专长,只要经过过硬的业务实践,有望补齐编辑业务短板。与此同时,这类人才往往在自己的学术圈子里积攒了一定的人脉,进入出版行业后不应废置,而是要善加利用:一是多与学术前辈、同门等交换学术信息,时刻留心学术前沿,保持并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二是多与学术见解独到、学术成果丰沛的本学科专家来往,为出版社扩大作者队伍,进一步开辟稿源。
出版社不妨结合上述思路,调整用人模式。首先,为“学者”“准学者”配备编辑业务方面的导师,通过本单位资深编辑传、帮、带的方式,让新人少走弯路,迅速进入角色。不少出版社在新编辑具体接触书稿之前,都会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对其进行专门的培训,这就是很好的方式,即不急于从新人身上获得工作量和码洋,而是“丰其羽翼”,在新人达到一定的工作要求时再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其次,为“学者”“准学者”保持学术联系创造宽松条件。来到出版社之前,很多新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参加工作后,他们与导师往往在空间上产生了距离,出版社应尽量帮助新人缩短这种距离,创造条件让他们与导师保持既有的学术联系,比如在考勤上更有弹性,支持新人回校参加学术研讨等各种活动,在制度上方便他们进一步提升学术能力。
编辑学者化。就出身编辑、出版学科的新人而言,他们长期在学校里学习编辑业务,不少人还曾在出版社实习,在入行前就对出版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针对这样的情况,出版社可以根据其业务的学科归属,为每个人量身打造有关的专业培训计划,同时继续强化已有的编辑专业素质,让他们“两条腿走路”,尽快成长为学者型编辑。
针对这类新人的情况,出版社应尽早结合其个人意愿为其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首先,由于新人具有一定的编辑基础,可以大胆用人,结合个人特点为其分配具体业务,使其结合工作继续提升编校能力;其次,结合职业规划,帮助新人补强学术短板。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建立专家库,在库中遴选合适的专家,请他们作为新人的导师在学术上对新人进行指导。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可以制定考核办法,比如每年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指标,督促其努力上进,向学者型编辑靠拢。
出版社的广大老编辑在编校上经验丰富,但同样缺乏学术上的积淀。在培养学者型编辑时,他们不应成为被遗忘的人群。出版社应鼓励老编辑“回炉锻造”,并结合老编辑的工作特点和知识结构,为其拟订适宜的学术充电计划,并在高校中聘请高水平学者帮助老编辑逐步转型,成为学者型编辑。
沉下心来炼“好钢”
将我国建成出版强国是广大出版人的夙愿。然而,我国长期停留在出版大国的发展阶段,在版权输出上缺乏世界性的影响力。这与一直以来出版业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与出版业在全行业中的地位有不可忽视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其内核是“集约”,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就出版业而言,出版社应沉下心来炼“好钢”,给“好钢”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广大编辑人员则应苦练编校、学术内功,勇于承担起“刀刃”的重任,成为出版社在市场上开疆拓土的急先锋。
从出版社的外部环境来看,由于全行业经济待遇不高,已有的学者型编辑看到其他行业的高额回报,不少人不愿在出版社长期效力,因此留不住人一直是阻碍出版社发展的大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从市场上要效益,从而提高编辑的收入。要害在于,出版社是否愿意大幅降低品种数和码洋指标,是否愿意下大力气培养学者型编辑,是否愿意将有限的编校力量重点投入少数几个选题,以质取胜,从而赢得读者,树立出版社的品牌形象,进而吸引外部的“良禽择此木而栖”,最终达成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中国地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