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动态
新闻资讯News and information

选择故事绘本多 女孩家庭参与度高 ——“妈妈导读师”2018年参赛家庭阅读情况统计报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2019年01月27日

   刚刚过去的2018年,“妈妈导读师”活动共举办春、夏、秋、冬大型比赛4场,每场比赛前又包括海选报名、初赛、大众票选及决赛环节,共计数万家庭参与。“妈妈导读师”亲子阅读状况,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我国全民阅读中亲子阅读的整体状况。现将具体统计情况作如下报告。

    统计对象:本次研究对2018年全部进入复赛环节的参赛家庭(儿童年龄为0—12岁)进行统计,包括春、夏、秋、冬4场比赛,调查人数共计3880人,其中,有效样本共计3370个。

    统计内容:统计内容主要是2018年参赛家庭阅读的图书情况及人员情况两大部分。阅读图书情况包括参赛家庭阅读率排名前十的图书,引进书与原创书的比例,2016—2018年新书与2016年前图书的比例,故事类及知识类图书的比例;人员情况包括参赛儿童性别,伴读者身份,家庭所在地域等。

    阅读率排名前十的图书

    在参赛家庭选择阅读的图书中,原创图书前10名有:《小猪唏哩呼噜》《换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三字经·千字文》《有智慧的长耳兔》《分享让我很快乐》《弟子规》《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给孩子读诗》《猪太太的糖果店》。

    在参赛家庭选择阅读的图书中,引进图书前10名有:《逃家小兔》《好饿的毛毛虫》《猜猜我有多爱你》《月亮的味道》《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我爸爸》《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大卫,不可以》《彩虹色的花》。

    统计数据显示,参赛家庭阅读的图书中引进书占67.1%,原创书占32.9%。2/3的家庭选择引进书,仅1/3的家庭选择阅读原创书。

    亲子阅读导读者以妈妈为主

    统计数据显示,91.9%的参赛家庭是妈妈带孩子进行亲子阅读,4.5%的家庭是爸爸带孩子进行亲子阅读,3.6%是全家共读,即爸爸和妈妈一起带孩子亲子阅读。在亲子阅读中,超九成为妈妈进行导读,爸爸导读和爸爸妈妈一起导读相对持平,可见,妈妈的亲子阅读参与度更高。

17.jpg

“妈妈导读师”2018年春季赛获奖家庭和比赛评委、嘉宾合影。

    统计数据显示,家有女儿的家庭参与度更高,其中58.4%的参赛儿童为女孩,38.3%的参赛儿童为男孩,另外还有3.3%的双胞胎和龙凤胎儿童。

    家长对新书缺乏关注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2/3的家庭倾向选择引进书进行阅读,其中,阅读率前十的引进绘本均具有较高知名度,家长将其作为重要选书因素;仅有1/3的家庭选择原创书。这主要与家长了解低龄图书的信息不畅通有关系。家长主要是通过朋友推荐来了解市场上的图书,70%的家长对亲子阅读图书信息了解不够,对于原创图书、新书了解渠道匮乏。出版社也应进一步提升原创低龄图书质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超六成家庭选择了2016年前出版的图书,不足三成家庭选择2016—2018年出版的新书,其中,2018年出版的图书仅占2.97%。家长倾向于选择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图书进行阅读,缺乏对新书的关注。针对这一情况,一是家长应转变观念,关注并发掘新书,二是出版社也应进一步提升新书内容质量,加强宣传推广。

    故事类图书成为主流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参赛家庭阅读的图书中故事类占92.9%,知识类占7.1%。超九成家庭更倾向于阅读故事类图书,不足一成的家庭选择了知识类图书进行阅读。在孩子幼儿时期,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能够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爱上阅读,针对孩子这一特点,家长易于为孩子挑选故事类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考虑为孩子加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等知识类图书。出版单位也可以进一步加强桥梁类图书的策划出版。

    爸爸应更多参与亲子阅读

    数据显示,超九成的家庭妈妈带孩子阅读,而由爸爸带孩子阅读的家庭不足一成,爸爸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远低于妈妈。由于爸爸和妈妈的社会角色和思维方式不同,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时,父亲的积极参与、男性化的表达,会与妈妈温柔、细腻的教育方式形成良性互补。而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阅读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补齐少年儿童成长的短板,对少年儿童成长意义重大。

    应重视对男孩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时期,男孩相较女孩精力更旺盛,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阅读能力往往不及同龄女孩。家有男孩的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图书,如《大卫,不可以》就讲述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大卫恶作剧的故事,每一个男孩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由此激发对此书的兴趣,进而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范占英 米瑷琪

上一篇:银发阅读:“小荷才露尖尖角”下一篇: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别离》出版

版权所有©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272 京ICP备190253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