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两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全市国土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首府所在地恩施市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建制沿革 古代,恩施是廪君的领地。春秋,地属巴国;战国,属楚巫郡;进入封建社会后,恩施市境秦属南郡,三国吴及晋属建平郡,名沙渠县;南北朝,后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为施州,后改清江郡、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元均为施州;明为施州卫;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南府附郭县。中华民国初年,府存县,直隶湖北省;旋先后隶湖北荆南道、荆宜道、施鹤道和鄂西行政区。1949年成立恩施县人民政府。1983年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从2005年开始,州庆日定为8月19日。
行政区划与人口民族 恩施自治州现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六县。全州共有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46个乡,37个镇,5个办事处;2627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2543个;23510个村、居民小组,其中村民小组22662个。全州2006年末总人口387.9万人。从人口分布上看:汉族、土家族遍布全州各县市。其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清江以南。苗族主要分布在利川、 来凤、 宣恩、 咸丰, 在其它各县市均有分布。侗族主要分布在宣恩、 恩施、 咸丰等县市交界的山区里。其他少数民族的分布各不相同, 其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三家台等地和利川; 白族主要分布在鹤峰的铁炉等地; 回族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 另外一些少数民族零星地分布全州各地。民族分布不均, 导致州内各县市的民族成分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
气候资源 恩施自治州位于武陵山区,属中亚山地季风湿润型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雾多湿重、雨量丰沛。境内山河交错,高低悬殊,引起光、热、水的再分配,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源,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地气候的特殊性。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有较大差异,阴雨、洪涝、低温冷害、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常有发生。
土地资源 恩施州国土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2000年国土资源普查资料),约占全省面积的13%。恩施州农用地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57%。其中耕地面积3840平方公里,园地425.48平方公里,林地1.45万平方公里,牧草地666.07,其它农用地975.1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669.62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8%。其中居民点499.42平方公里,工矿用地28.26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60.38平方公里,水利设施用地37.64平方公里。未利用地3564.66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4.81%。其中荒草地2913.56平方公里,其它未利用土地151.11平方公里。
水能资源 雨量充沛,空气湿润,丰沛的地表径流同众多具有较大落差的深谷型河流相结合,构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9.31万千瓦,可开发蕴藏量349.5万千瓦,是湖北省除宜昌以外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全州多年平均降水量1543.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4.2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达5730立方米。全州河流众多,河长在5000米以上的河流382条,分属清江、乌江、洞庭湖、三峡区间南岸、三峡区间北岸等水系(酉水、溇水属于洞庭湖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5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清江、溇水、酉水、唐岩河、马水河、忠建河、郁江、野三河、沿渡河等9条。全州境属岩溶山区,地下水以河川基流量为主。全州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62.49亿立方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渗入为主,输出为河川基流、潜水蒸发地下潜流。
森林资源 州域森林资源尤为丰富,共有树种171科,645属,1264种。其中乔大木60科,114属,249种;灌木32科,89属,228种,约占全国树种的七分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3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水彬、珙桐、秃彬、巴东木莲、钟萼木,光叶珙桐、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等40余种,约占全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树种的90%。宜林面积广阔,共有宜林面积150.25万公顷,约占全州总面积的61.99%。全州有林地面积106.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4%。
动植物资源 恩施州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马铃薯、红薯、小麦、大麦、燕麦、乔麦、蚕豌豆、高粱、粟谷、大豆、绿豆、红小豆等;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麻类作物主要有苎麻;烟叶主要有:烤烟、白肋烟、晒烟;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水果主要有柑桔、苹果、梨、杨梅、猕猴桃、李、葡萄、枣、柿子等;蔬菜主要有: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蕃茄、辣椒、四季豆、西芹、花菜、茄子等;特色蔬菜主要有:凤头姜、白皮大蒜、山药、葛仙米、芸豆、薇菜、蕨菜、莼菜、粉葛、草石蚕、鱼腥草等;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草莓等;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白木耳等;还有魔芋、棉花等作物。恩施州药物品种多达2080余种,"鸡爪黄连"产量居全国前列,"板党"质地优良,供出口。"紫油厚朴",乃国家珍品。党参、当归、黄连、天麻、贝母、杜仲、厚朴、黄柏、丹皮、半夏、银花、百合、舌草等药材种类《本草纲目》所载还多,其品名数量,成交额在全省独占鰲头。特别是中国板党、湖北贝母、鸡爪黄连、紫油厚朴、窑归、天麻、丹皮、首乌、竹节参、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等数十种名贵中药材,量大质优,国内外久负盛名。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常见的陆生野生动物有野猪、赤腹松鼠、猪獾、青麂、山兔、果子狸、獐等;鸟类以红腹锦鸡、山鹰、白冠长尾雉、珠颈斑鸠、画眉、八哥、家燕、云雀、杜鹃、白鹭、红嘴相思鸟、红嘴蓝鹊为主;爬行类以蛇类居多,最常见的有王锦蛇、乌梢蛇、竹叶青、黑眉锦蛇、玉斑锦蛇、银环蛇等,其中王锦蛇、玉斑锦蛇最多;晰蜴类有大量分布;两栖类以蛙类、蟾蜍为主,其中大鲵(娃娃鱼)和石鸡(棘胸蛙)为山区特产;恩施州温暖湿润的大气候及变化多样的小气候广泛适宜于“温水性”鱼类和“亚冷水性”鱼类繁衍生息。全州鱼类资源共有9目20科约147种(包括亚种)。清江水系共有70个种(包括亚种),分别隶属于4个目,11个科,52个属。我州其他水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水生经济动物有虾、蟹、蚌、龟、鳖、棘蛙、水獭、水禽等。主要水生经济植物有藕、荸荠、茭白、莼菜等。
矿产资源 恩施自治州属沉积岩分布地区,沉积矿产比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产地370余处,其中探明有开采储量的31种,产地235处。已探明大型矿床10处,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202处,矿点23处。铁矿探明储量12.93亿吨,属高磷鲕状赤铁矿,矿石中含磷0.7-1%;钒矿探明储量(五氧化二钒)28.3万吨,五氧化二钒含量1%左右;铝土矿探明储量966万吨,三氧化二铝含量55%左右;硒矿探明储量46吨,硒含量0.2%左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发现的独立硒矿床,被誉为“世界硒都”;煤炭探明储量2.19亿吨,肥煤到无烟煤均有,煤质较好;石煤探明储量7.38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50.6亿立方米;熔剂用石灰岩探明储量4600万吨,氧化钙含量54%左右;冶金用白云岩探明储量5.82亿吨,氧化镁含量19%左右;水泥用石灰岩探明储量1.98亿吨,氧化钙含量51%左右;耐火粘土探明储量5890万吨,三氧化二铝含量38%左右。磷矿探明储量13亿吨,属湘鄂磷矿重要组成部分,风化磷矿品位25.4%;硫铁矿探明储量4290万吨,矿石中含硫16—18%;卤水探明储量75.5万吨,液体中NaCL含量12%;重晶石探明储量300万吨。生物大理石探明储量607万立方米;石膏探明储量56.4亿吨;矿泉水探明水源地7处,为含硒、锶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
地方特产 州内主要有银杏,中华童子李,鸡爪黄连,茶叶(富硒茶),沙地油栗,优质烟叶,紫油厚朴,大集珍米,生漆,生漆,魔芋,当归等特色产品。
名胜古迹 恩施名胜——文昌祠。恩施古城寺庙多,素有“24宫”、“48庙”及“二祠十宫十八庙”之说,但随着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大多成为遗迹,有的甚至难以查考。文昌祠是恩施历史文化名城现存较少的寺庙中保存较好,并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被列入重点文物抢救维修项目的古代寺庙建筑。
政府网站: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