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藏族总人口6282187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藏族自称为“博〔bod〕”。藏语对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又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兑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境和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地区的人自称为“安多娃”。统称为“博巴”。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卫藏方言和康方言都有声调。安多方言没有声调。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是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辅音字母的拼音文字,自左向右用竹笔、墨汁书写,字体主要为“有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族聚居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迭,地势高峻。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祁连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由西向东,横亘青海和西藏全境;横断山系北高南低,纵贯四川和云南西部地区。耸立在我国和尼泊尔王国之间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藏族地区江河纵横,湖泊星布。举世闻名的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海境内,黄河源在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山麓,长江北源在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麓,蜿蜒而东,一泻千里,主要支流有洮河和通天河等,西藏西部有狮泉河、噶尔河、象泉河,东部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横贯西藏南部。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藏北高原湖泊众多,有纳木错、奇林错等湖,喜马拉雅山北麓盆地玛法木错、羊卓雍错等湖闻名于世。
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以牧业、农业为主。藏系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肉用外,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畜力,俗称“高原之舟”;黄牛与牦牛的杂交品种犏牛,是最好的役畜和乳牛。河曲马、大通马、工布骡等都是本地区的良种。农业以种植生长期短、耐寒抗旱的青稞为主,也有小麦、豌豆、荞麦、蚕豆等农作物;在河谷温暖地区,还产油菜、土豆、萝卜、卷心菜、元根和苹果、核桃等。南部河谷温暖的部分地区也种植水稻和棉花。
藏族地区森林茂密,盛产各种珍禽异兽和名贵药材。林业方面有杉、松、柏、白桦、青棡等品种。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广阔地带、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和四川、云南西部,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是我国的著名林业区。山谷林间,栖息着太阳鸟、鹫和熊猫、金丝猴、长尾叶猴、熊、扫雪等珍贵动物,还产熊胆、麝香、鹿茸和冬虫夏草、雪莲、灵芝等贵重药材。
藏族地区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地下宝藏十分富饶。利用水力、地热发电有着很大潜力,天然气和铜、铁、煤、云母、硫磺等蕴藏量大,内陆湖泊还盛产硼砂、盐、芒硝和天然碱等。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藏北高原还富含油矿。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